AD
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鄂尔多斯被城镇化 陷入拉美贫民窟趋势

[2015-07-24 17:41:17] 来源:转载 编辑:北间溪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鄂尔多斯十年造城运动再调查——畸形城镇化之殇思考□本报记者郭力方9月的鄂尔多斯,秋凉骤起,游走于鄂尔多斯新、旧城区内绵延数公里的空置楼盘间的人们,备感寒意。空置的楼

  老铁说,以前这里还是农村时,家家都养羊种玉米,平常的这个时候应该是各自赶着羊群去放羊,或者在菜地里扒玉米棒子。可这几年,眨眼间变成城里人之后,却不知道该干啥。

  老铁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小区大多数人过去几年都拿着上百万元的拆迁款参与民间融资,可几乎全部血本无归。“没了钱,也没了羊群,村里的劳动力不得不都出去打工,过去鄂尔多斯经济红火的时候,做建筑工很赚钱,可这两年工地都停工了,又不知道该干啥了。”老铁说道。

  当问到“当初那么多的拆迁款,为什么没想着拿去做点买卖或者搞点正常投资”时,老铁说:“投资?不是说民间融资也是搞投资吗?别的什么,我都两眼一抹黑。”的确,在中国证券报记者接触的众多曾参与民间融资的当地老百姓中,这种说法很普遍。

  在傅中看来,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被”城镇化后的农民面对城里生活、面对财富的无所适从。缺乏像城里人那样基本的投资常识,比如炒股票、基金或其他理财产品,当初能选择的也只有搞民间融资。

  谈起当初的民间融资,老铁说就像一场梦一样。“当初一夜间变得腰缠万贯,有了房、车,过得挺有城里人的感觉。但到头来房子、车子全没了,才发现,自己还是农村人,啥都没变化过。”他说,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政府能尽量给拆迁农牧民多一些帮助。

  专家出药方

  警惕城镇化“拉美化”趋势

  □本报记者 郭力方

  一直以来,鄂尔多斯城镇化不断引起热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未来国内的城镇化进程应以产业依托带动“人的城镇化”,在此过 程中应避免先造城后引人而产生城市贫民窟涌现的“拉美化”现象。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傅中则提出,化解鄂尔多斯当前城镇化遇到的困境,最重 要的任务就是在现有规划思路下,加快产业多元化转型,以带动人口及需求的增长,推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拉美化”是大忌

  中国证券报:在当前推进城镇化已上升为国策的大背景下,如何总结鄂尔多斯过去十年推进城镇化给其他城市带来的经验启示?

  刘元春:首先,鄂尔多斯以“羊煤土气”资源型经济起家,特别是随着煤炭行业进入十年“黄金期”,鄂尔多斯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但 是,随着煤炭行业近两年出现大滑坡,鄂尔多斯各方面的危机也应运而生。以煤炭为代表的资源行业都是周期性行业,一定会有个起落期,这就要求主政者对于这种 经济规律要有深刻的认识及政策预期,考验着政府的风险预警机制。鄂尔多斯这些年也在尝试寻找接替性产业,但在房地产化大潮的推动下,这种努力明显具有滞后 性。这就提醒国内众多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目前身上肩负着产业转型及城镇化的双重任务,两者其实是相得益彰的,关键是要在加速转型中实现产业均衡发 展,进而带动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

  其次,从现阶段来讲,国内众多城市的发展壮大的历程都是以产业带动人口增长,城市扩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走过去一些拉美国家的老路:在无 产业依托的情况下,单纯扩大城市规模,使得众多城市贫民窟涌现,各种社会问题丛生,最终导致城市化进程受挫。鄂尔多斯“先造城、后引人”这种推动城镇化的 思路,就存在“拉美化”的风险,应当值得警惕。

  最后,实现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纵观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过程,其标志并不是什么一个地方盖起了多少楼,农业人口改成了城市居 民。其本质上是要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着人的文明化、现代化,没有这些,就是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算不上达到了“人的城镇化”的要求。

  产业多元化是正道

  中国证券报:就目前鄂尔多斯城镇化已经造成的困境,应当如何寻求化解之道?

  傅中:城镇化不等于造城,早期城镇化的大干快上思想应该摒弃。在目前已造成的局面下,如何加快实现人的流入,可能是鄂尔多斯要现实考虑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遵循城镇化的科学思路,加快寻找多元化的产业依托,进而实现人口的大规模增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