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用水方式粗放,我国缺水与浪费并存,矛盾十分突出。”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说。
网络配图
他所说的“用水方式粗放”,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水漫灌”现象。
“大水漫灌”首先体现在农业领域。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全社会用水的60%以上。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 0.532,这意味着每使用1立方米的水资源,仅有0.532立方米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与发达国家已达0.7以上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有差距。
水利部农水司副司长倪文进说,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加强,但是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存在标准低、不配套、老化失修等问题。
由于农田水利公益性强、历史欠账多、投资需求大,从根本上改变农田水利条件,仍需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告诉记者,有的灌区在供水时,由于没有精细管理,供水量过多,致使排水渠也“满载”工作,水白白流走。
有的农民在为水田补水时同时开口子排水,水田里成了“常流水”,浪费很大。
浪费不仅在农村,城市里“看不见的浪费”同样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