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成都调查走访中发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陷入“花瓶”窘境的便民设施并非只有管理维护差、大众使用率低的公用电话亭,坐落于成都市大街小巷数以百计却常年冷清的出租车固定停靠站也早已受人诟病。
2010年,162个平均耗费数万元,拥有不锈钢站台、半透明阳光板风雨棚、LED可变信息显示屏的出租车停靠站点,在投入使用之初就有不少市民认为是政府的“烧钱”行为,而第二年这一高配置的停靠站数量又新增了295个。
在成都多地蹲点后发现,这些造价不菲的出租车停靠点可谓“既没车、又没人”,只有风雨棚里的大幅商业广告会得到定期更换。“打车本来就是为了方便,到固定站点感觉很麻烦,而且现在手机打车软件这么方便,车也是随叫随到。”经常打车上下班的李先生说。
原本价位低廉、方便紧急通讯的公用电话却面临“失业”,原本为了提高行车安全且耗资巨大的出租车固定停靠点却在市民眼中明显“失位”……有社会评论家认为,这些便民设施所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的是城市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思维。任何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如果不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往往沦为一建了之的“一锤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