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燕郊“野蛮生长”:权力寻租 贪腐“难局”

[2015-12-13 09:39:48] 来源:搜狐新闻 编辑:大付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从北京国贸向东,经过京通快速、通燕高速,不到40分钟车程,便可见到一座形如彩虹的“大门”。如果不是看到“已进入河北管界”的提示,你会以为这里是北京长安街的建国门或者复兴门。

  燕郊城中村改造项目则主要以当地开发商为主。例如集中在燕顺路和燕灵路两侧传统住宅区的改造项目,福成地产开发的上上城、理想城就占了很大部分。

  整个燕郊地区,类似工业用地变更项目很多,以汇福悦榕湾项目为例,该项目原为汇福国际健康中心项目,土地性质为50年产权综合性用地,2013年该项目用地进行用途变更,一部分变更为40年产权的商业金融用地,一部分变更为70年产权普通商品房用地。

  公开资料显示,由兴达地产开发的夏威夷蓝湾项目原为兴达养老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配套的有住宅项目。目前,夏威夷蓝湾项目已开盘售出大半,而基地中的养老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

  “燕郊的地产商不惜土地闲置而改做住宅楼主要原因就是住宅不愁卖,资金回笼快利润丰厚,所以这也是燕郊教育医疗配套跟不上的主要原因,一个地产商,他做住宅一年就见收益,建学校根本没有利润。”一位燕郊地产界人士表示。

  “睡城”焦虑难除

  事实上,燕郊真正有房地产开发项目始于2002年,当年有2个项目上了北京房展会进行宣传,当时房价在1200元~1500元左右/平方米。最初的“买房带户口”吸引了很多“北漂”的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则从2002年的5万人,变为现在超70万人。每天至少有30万人往返于这个“睡城”与京城之间。

  燕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上一直为“畿东要地,密迩首善”,自古为京东重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千年的岁月中数度盛衰。清朝康熙年间朝廷专门在此修建了御道,并修建出京首站行宫,为清历代帝后出巡拜谒东陵驻跸之所,素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称。

  这个过去10年人口翻了10倍的小镇,刚刚迎来“京津冀一体化”的巨大推力,而后者根据规划将最终形成一个6倍于纽约都会圈的超级城市。

  同样的工作,如果在京能拿8000元/月,燕郊却只有3000元。巨大工资差异下,“睡城”燕郊里的上班族,宁愿每天早上5点出门挤公交进京,奔波在“朝五晚九”的上下班路上。30万人,每天交通高峰期都艰难如“春运”。

  除了交通,困扰居住在此的“京漂一族” 还有其他方面的种种问题,比如医疗。在燕郊,公立的人民医院是规模比较大的医院,其他的中美医院、燕郊二三医院等都属于合资医院。由于燕郊医院和北京的医疗保障体系没有挂钩,在燕郊居住的北京人在此就医无法享受公费医疗和大病统筹。

  “现在住院患者只有300人左右,床位闲置率高达70%。”燕达国际医院副院长周怀龙遗憾地告诉本报记者,当北京各医院人满为患、核磁检查要排队1个月的同时,燕达国际医院的核磁检查等医疗设备却闲置着“睡大觉”,原因即燕郊和北京医保报销不对接。

  教育则是另一大难题。王春2008年移居燕郊,2013年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经过几轮考试,孩子进入三河市第六小学读书。“孩子上学第一天,我吓了一跳!40几平方米的教室,挤了73名学生。一学期下来,孩子视力明显下降,到医院花了1000多元,视力也没有矫正过来。”王春现在每晚都要抽出2小时左右辅导孩子,因为在学校老师根本没有时间辅导,“学生太多了,怎么能顾得过来?”

  到2014年,燕郊人口已达70万人,人口密度是北京城的2倍。人口的剧增,带来的是基础教育沉重的压力,七八十人的超大班在燕郊已是普遍状况。三河市教育部门称,三河市整个中小学校教师缺口达500多人,燕郊占400多人,仅今年一年中小学净增学生6000人,其中燕郊5000多人。不久前媒体报道800名学生“共用”一名体育老师,即发生在燕郊。

  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短缺,是燕郊上班族希望“京津冀一体化”主导者们最先考虑的问题。

查看更多:燕郊 贪腐 难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