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排行榜 > 正文

河南粮食收储调查:“卖粮难”究竟谁之过?

[2016-02-15 13:08:05] 来源:财新网 编辑:老米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2015年秋粮托市收购,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再次出现普遍的“卖粮难”。当地粮库不收粮,大批农民和经纪人不得不跨省卖粮。十年托市收购未能解决农民卖粮难,僵化的政策将产业链锁成死结。

河南粮食收储调查:“买粮难”究竟谁之过?

  “收来的粮食自己用”,是这些民营大米企业打的小算盘。如此不仅可以获取粮源,还可以省去运输费用。“我们就是按大米厂的标准收。”前述罗山县民营米厂老板说,“民企知道什么粮食好,什么粮食好保管。”收的时候也长短分开、不同种类分开。不分开,米厂没法用,只能做酒。有的国有粮库甚至白麦、红麦都不分。

  山信米业只收优质稻,并且花20万元装了24台空调。不过,目前的临储粮拍卖,为避免“转圈粮”,并不允许企业拍自己库里的粮食。这些米厂或许只能另辟蹊径。在常征、夏传军等人看来,必须把托市价格降下来。

  首先,库里2013年、2014年的粮食必须放弃顺价销售,越早越好。进口走私,无论怎么堵,都是堵不住的,只能靠价格,把进口挤出去。再者,最低收购价不能再成为最高收购价。托市收购应该起兜底作用,不应该成为保护价,不应该担负提高农民收入等功能,“出必须市场价,收不能比市场价高太多”。

  承受市场动荡对于弱势农民而言,无疑是痛苦的。价补分离以及加强农业保险,是政策面主流思路。在原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看来,如果不减少农民,单纯靠补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多数农民不可能在一般农村就地全面小康,城镇化是必由之路。必须把农民进城的门槛降下来。尤其是要发挥中心城市吸纳农民的作用。

  2015年河南小麦、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后,一些农民已经外出打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进行。在豫南某市,当地农业局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小麦秋播面积减少了15%-20%左右。有的农民把原来打算种小麦的田空出来,打算年后种花生等作物。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空间其实不小。只不过,过去,在对粮食安全的一味强调,以及托市收购导致优质不能优价、品种脱离市场需求下,这样的调整难以有效。一位长期从事河南发展战略研究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保障粮食安全对河南来说是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每任河南主要领导就任时,中央交代的任务必有保障粮食安全。在河南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家制药企业和农民签订协议,搞了万亩中药基地,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满足市场需求。当地作为政绩带当时的省委书记去看,却遭到省委书记严厉批评,要求改回种粮。就在2014年底2015年初,北京来的督查人士还反映,河南有企业在黄河滩地大面积包地种草、放羊,威胁粮食安全。

  即使粮食内部结构调整,也大有空间。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大米一年三季,多数米口感不佳,凭价格占领低端市场。多位米业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现在国产大米市场已经发生变化,对品质、品种的要求凸显。而由于托市收购,农民往往只顾产量,一些没有市场的品种,仍在大面积生产。小麦也是如此,中筋麦多了,做面包的强筋麦和做饼干的弱筋麦则依赖进口。河南一些做强筋麦和弱筋麦的,产业化程度高,根本无需依靠托市收购。

  这位人士表示,实践一再证明,政府对粮食收购设计的“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只是假设的理想状态。“敞开收购”,库容够不够?顺价销售,顺不顺得出去?这个过程,耗费巨额财政补贴,还产生大量腐败行为。

  粮食问题千丝万缕,要理顺可以归结为一点: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