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排行榜 > 正文

探访广西贫困村:少交通缺技术 村民与猪住一屋

[2015-11-25 10:46:54] 来源:参考消息 编辑:王亚军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怎样才能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深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四盼尽早“挪穷窝”。与寨洲屯相比,上新屯和下新屯缺水少地,只能搞移民搬迁。年初,当地政府决定在附近水土条件较好的水虎口设立移民搬迁安置点,村民们非常兴奋,没等政府补助资金下来就自筹资金先干起来了。

  我来到这个安置点,看到工地上热火朝天,近万平方米的土丘已经平整为宅基地并切块分到户,多数农户已下好房屋地基,快些的房子砌到了一层。建房资金,政府补助一点,贴息贷款一点,农户自筹一点。少数特困户实在拿不出钱,短期也没有还款能力,还要采取一些特殊扶持办法。

  当地干部说,经过这些年的工作,群众的思想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对搬出祖辈居住的深山不再抵触了,关键是钱从哪里来,搬到哪里去,搬迁后如何发展?这些都需要认真谋划和解决。

  我们怎么做

  全力补齐短板、扶贫精准识别、差异化帮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是今后工作重点

  通过这次调研,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贫困群众的生活艰辛和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在找准着力点上下功夫、求实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短板”。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至2014年底,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012万人减至53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9%下降到12.6%,但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仍然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榕木村和棉花村是全区5000个贫困村的缩影。

  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目标,从今年开始,全区平均每年要帮助800多个贫困村“摘帽”、9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异常艰巨。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下定决心,采取超常举措,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含糊、任何动摇、任何懈怠、任何推责。

  精准扶贫首先要抓好精准识别。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前提。抓好精准识别,要着力解决好识别什么、谁来识别、如何识别的问题。识别什么?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定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贫困户的收入构成,除了现金收入,也有非现金收入,除了在本地的收入,还有在外地的务工收入,很难一一核实,需要建立一套包括其家庭人口、收入、住房、耕地、生产资料、劳动力乃至孩子上学情况、病残家庭成员等要素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按照一定权重逐项登记打分。从群众反映看,这样识别比单纯地通过自报收入来判别贫困程度更为客观和准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