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即将80岁的车洪才老人,因为一部小语种词典成为中外媒体的焦点。
197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辞书工作会议决定,准备花10年时间出版160种中外语文词典,其中包括《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1978年,商务部将编写工作交给了车洪才,36年后词典终于正式出版。但这期间一直无人过问和催稿,有媒体称车洪才用半生时间完成了“被遗忘的国家任务”。
昨天,车洪才表示,媒体的这个说法他并不认同,无人问津他完全可以理解。
车洪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特聘教授。
上世纪50年代,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念大三的车洪才,被国家抽调去十几个国家学习小语种,最后他被安排学习普什图语,经过3年9个学期的学习,车洪才掌握了普什图语。
回国后他先是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教语言,然后去了国际广播电台普什图语组,其间还被要求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成普什图语。
普什图语只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使用。这两个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发达地区,因此普什图语中涉及很多农业词汇,而且还涉及宗教内容。特别是宗教内容,这些内容的编著不能瞎说。
翻译︻个词语,需要了解当地的宗教、社会、历史,还要进λ这个词语使用的语境,最后才能判断它最准确的意思。
学生们学习普什图语,没有“具书,常常是将普什图语翻译成俄语,或者是波斯语,最终再翻译成汉语。而俄语、波斯语也是︻词多意,学习起来非常繁杂,几个语种翻来覆去地翻译才能搞懂︻个词。2oo8年,我的两个班的学生毕业后,我向他们许愿,要还给他们︻本词典。
接任务到出版“用了36年”
京华时报:编著这部词典为什么需要36年时间?
车洪才:从接到任务到出版确实用了36年时间,但并不是36年时间一直都在伏案编著。
其实在1978年至1982年这4年时间里,我是脱产一直在做这件事的,那时“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我们集中精力只做了10万张卡片,基本完成了整部词典的70%。直到从2008年我退休回家开始,接着完成了剩下的30%,所以这本词典36年后才正式出版。